首页 > 教育交流 > 正文

杜强:灵活课程设置提高新加坡留学生去中国的热情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13-11-14 15:29
邮 箱

  图为新大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杜强博士(左一)和副教授张谦博士(左三)和清华大学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峰(左二)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11月14日电(记者 余南 牟彦秋)新加坡管理大学(以下称“新大”)首届中国论坛11月13日在新加坡举行,论坛期间,新大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杜强博士和副教授张谦博士接受了新华网记者专访,清华大学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峰也参与了讨论。

  说到新加坡与中国的联系,杜强教授表示,新加坡非常重视同中国的关系。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很有优势,正好在东南亚的中心。公民有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等等,非常多元化。新加坡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基本上没有农业,全部食品都是从外面进口,所以中国的农业发展对新加坡是很重要的。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说,对中国农村的研究意义重大。

  杜强教授是美国人,但他的中文说的非常流利。他说,自己在美国学习了2年中文,之后又在中国学习了7年。他强调语言环境非常重要,不管是学习中文还是英文都是如此。因此,交换学生项目能让新加坡学生来中国学习语言,这是一件是非常好的事情。新加坡管理大学现在跟国内的很多大学都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他说,语言学习也是邓院长和梅校长非常重视的问题。

  杜强教授称新大和复旦大学一直在合作。新加坡的学生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渠道,去中国最大的城市最好的学校学习,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张谦教授称他们与中国大学之间的学生交换很早就有了,而且范围非常广泛,交换学生的数量也比较多。现在就是要把这些项目继续深化。以前去中国的学生不是很多,其中语言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学生会担心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语言障碍会耽误自己的学业。而且由于以前的合作学校还不是中国最好的学校,所以学生去中国的热情不高。现在新大正集中精力与大城市的最好的学校进行合作,这样显著提升了学生去中国的积极性。

  杜强教授说,复旦大学在留学生交换方面是中国最积极的大学之一。学生不光可以接受语言的培训,也会有很多实习的机会。如果学生四门课都是中文,可能会感觉负担很大。但是灵活的课程设置则不同,如果一门是中文课,一门是语言培训,然后还有实习,这样来说会更加实用和有吸引力。

责任编辑: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