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本科生柴坤宇的实习小结

来源:中国—东盟中心

我是来自南京大学2017级俄语专业的本科生柴坤宇,古诗有云“烟花三月下扬州”,我却反其道行之,于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自江南北上,来到中国—东盟中心开启心念已久的实习之旅。即将过去的一个月可谓弥足珍贵,通过老师们的指导和自己的实践,我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更开拓了眼界。

初到教育文化旅游部(ECTD)的我新鲜又紧张,总是害怕自己的俄语专业不太对口,又很担心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胜任中心的工作,老师们的温暖友善很快消解了我心中的不安。熟悉楼层、转办公室、介绍同事、食堂打饭,在老师们的呵护和带动下,我毫不费力就融入了这个温暖的集体,连附近哪有电影院和运动场都已熟门熟路。

我所在的部门,顾名思义,主要是通过举办教育、文化及旅游领域的各类活动来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间人文交流和务实合作。实习期间,我主要承担了部门文件的起草、报批及手册、年报和新闻内容及格式的校对,这些工作看似琐碎却让我受益颇多。老师们总说“工作不要积压”,我也是不断体会不断改进。文字工作提升了我行文规范和处理细节的能力,有助于我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习惯;对新闻、手册及工作报告的阅读让我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脉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实习中,我还有幸见识到了老师们出色的能力,十几页的中英文新闻稿件短时间内勘误完毕,既指出了我未没能发现的错误,又稍加润色使整个稿子更加畅达。敬佩之余,更多的是努力学习的决心。

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2021年中国高校招收东盟国家留学生线上政策宣讲会”和“泰国风情节”的部分工作,对我的组织协调能力是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从最初的宣讲会会议策划翻译和幻灯片制作,到对接中方高校的各位老师,自行设计宣讲会环节,再到会前材料的准备、会议流程的跟进及会后新闻稿的撰写翻译和资料整理,难得的全程参与着实收获满满。我第一次意识到,一场重要活动的成功举办并不仅仅是表面的风光潇洒,其背后有无数的努力和细节的把控。在宣讲会中,我抓住机会同东盟国家驻华使馆官员当面交流,和东盟国家学生互动,点点滴滴都加深了我对东盟国家的认知。想起初到中心时连东盟有几国都要想半天,实习带给我的变化和成长无需多言。

通过跟随老师们参与“泰国风情节”工作,我对泰国的文化以及中泰友好的深入人心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印象最深的是活动中的答题环节,主持人问了几个关于中泰语言翻译和泰国风土人情的问题,当发现周围“平平无奇”的观众纷纷轻松做答而自己却一脸茫然,我一下子到意识到自己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这场跨文化的交流既让我反思,也是对我的激励和促进。

中心的美好时光来自工作又不限于工作,每天同屋老师的时政交流,部门同事的互送零食,甚至每天上下班和门卫的互相问候,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自然,温馨。

我曾不止一次的想,这一份工作究竟能带来什么?它真的有意义吗?随着实习不断深入,每一次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的进程中,需要由一个又一个活动搭建起来的桥梁。犹记宣讲会上,一位中文名字叫“爱华”的东盟青年用生涩的汉语大声说出“我爱汉字”,瞬间让我感到温暖又自豪。课堂上遥远冰冷的国际政治现实主义的理性,原来可如此充满温情且触手可及。

忙碌的四月即将过去,我的实习也将告一段落。离别之际,心中满是不舍和感激。长路浩浩荡荡,万物尽可期待。我将继续追寻自己理想中的事业,也衷心祝福中国和东盟关系越来越好,中国—东盟中心事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