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外国语大学本科生张玉婷实习小结

来源:中国—东盟中心

结束了夏天的烦闷燥热,在夏末初秋、万物收获的时节,我来到了中国—东盟中心,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如今实习将近尾声,回想起来在中心的两个月,实在是一段难忘而又珍贵的回忆。

大学四年的学习使我逐渐积累了一些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领域的专业知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愈加期待前往国际组织实习,把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和老师的大力推荐下,我终于来到中国—东盟中心开启实习之旅。

初到中心是在一个夏风习习的早晨,亮马桥路上一座三层的灰白小楼在我眼中格外庄严肃穆,一种对外交工作的尊崇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同时也不禁担心起自己能否胜任中心的工作。当我真正进入角色才发现,高楼万丈平地起,宏大的外交事业之下,中心的老师和同事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看似普通却不可或缺的夯筑。在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逐渐放下了紧张与不安,一步步从容有序的开展工作。

作为中国和东盟之间一站式信息和活动平台,中心承担着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信息、经贸、投资、文化、旅游及教育等各领域互相交流、友好合作的重要任务。我所实习的新闻公关部更是中心对外发布信息的窗口,承担着审阅和发布中心稿件的重要职能,这对于从未进行过专职审阅翻译的我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部门的老师并没有急于让我动手,而是叮嘱我先认真阅读中审发稿件规范、仔细学习前辈们总结的重点难点和翻译方法以及不厌其烦的翻看中心往期发布的年报,通过这些来一点点了解和熟悉审译工作。当真正上手后,我仍时常感到自己知识储备的薄弱和对细节把控的欠缺。审稿要求对专有名词特别是官方用语、外交词汇和称呼的准确性进行反复确认,还要统一规范有关活动出席人员的尊称,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要求,一个微小的错误都有可能会引发误解,外交无小事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此外,审稿对于遣词造句和语法细节同样要求很高,过于中式的用法往往会增加理解的难度,如何确保英文稿用词准确且表达通俗易懂,是我特别需要钻研的任务。工作之余,我经常翻看中心网站以往发布的新闻稿和官方的翻译文件,学习专业名词的英文表述方式,仔细研究老师们的修改,努力查找自己的不足,翻译水平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提升。虽然还是会犯一些诸如格式和英式美式的小错误,但与开始相比,现在的我更加从容自如。

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2021中国—东盟日及庆祝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研讨会和招待会的现场,更有幸与其他实习生一起代表中心表演太极拳。活动中,来自东盟各国的外交官均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深吸引,泰国的朋友对剪纸兴趣浓厚,文莱大使夫妇更是亲自体验了唐代图样玻璃杯垫的制作,并赞不绝口,而东盟各国驻华使馆精心准备的美食和节目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对我而言,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深刻内涵不再是书本上干瘪的句子。不经意间,友谊的种子已随着文化体验、友好交流生根发芽。

世界之大,和而不同,方为大同,两个月中心生涯让我亲眼目睹了中国和东盟在各领域互相交流中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点点滴滴,感受到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深入发展的坚实基础。

这次实习不仅收获了丰厚的知识、宝贵的经验,更有中心老师们热情的关怀和小伙伴们诚挚的友谊。临别之际,衷心感谢各位对我耐心指导与包容,老师们的严谨细致和伙伴们的鼓励帮助将不断激励我前行。面对未来,我一定会将在中心学习到的知识与经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大的勇气、更强的责任感去面对学习和工作。在此祝愿中国—东盟中心不断壮大,中国—东盟关系更加紧密,中国—东盟携手共创更璀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