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本科生朱清灵实习小结

来源:中国—东盟中心

我是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朱清灵,我所在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始终以“卓越为公”为办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国家意识和专业才能,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实习,开展与全球治理相关的实践。因此,到国际组织实习,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曾在大三时修读了“东南亚政治与国际关系”课程,从而对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浓厚兴趣,中国—东盟中心当仁不让成为我实习的首选。在克服了疫情带来的种种不便后,我终于如愿在国庆节后来到中心,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之旅。

我所实习的部门是教育文化旅游部(ECTD),主要参与教育领域相关工作。在部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很快熟悉了工作流程并全心投入。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 “2021中国—东盟青年交流周” “2021年中国高校招收东盟国家留学生线上政策宣讲会” “2021印尼中小学本土中文教师培训班” “中国国际教育年会” “赋能乡村教师:中国—东盟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的前期筹备、新闻稿撰写和翻译等工作。每一次活动,老师们都会对我的文字工作给出针对性的意见,帮助我实现了从对专业用词知之甚少,到能较为快速准确地完成起草文稿和翻译任务的成长,着实让我受益良多。

除了参与活动,实习的收获感悟更来自许多细微处。在筹备“2021印尼中小学本土中文教师培训班”的过程中,中心老师们严谨负责,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贯穿每一个环节,于我是一次难得的言传身教。活动前,中心与印尼驻华大使馆、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举行联合工作会议,第一次作记录的我略显忙乱,会议内容整理的不十分完备。活动结束后,老师耐心地指导我如何既突出重点又充实内容;在校对新闻稿时,老师叮嘱我对每一位参与者的姓名、头衔和称呼进行仔细检查,充分体现尊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向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发送照会,从信封书写、照会准备,再到封装递送,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反复核对、确认。整场活动下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使得“外交无小事”从书本上的句子跃然成为工作中的原则和生动的实践。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在我看来,作为既与东盟国家联系紧密,又与相关院校无间合作的国际组织,中心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心的一些旗舰项目如教师、导游中文培训及留学合作等,既帮助东盟国家培养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更为各领域合作深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东盟国家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机制,中心大有可为。

忙碌充实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一个半月的实习很快走向尾声。走在中心历史的陈列厅里,欣赏着走廊里东盟各国的人文风景摄影,我仿佛看到了中国—东盟中心成立十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与进步。如今,中国—东盟关系正站上新的起点,相信中心未来定会继续促进中国—东盟全方位友好交流,推动中国—东盟各领域合作再创佳绩。

衷心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中心越办越好!